
搜索
确认
详情
清代人张潮说:“才之一字,所以维持世界;情之一字,所以粉饰乾坤”。
对于任何一个深受学生热爱,并在学生人生路上留下深刻印记的老师,必定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。
魅力何来?无外乎“才”、“情”二字。
王孟钰正是有如此“才情”,如此“光热”的老师。

梦开始的地方
“对待文学,我有一种天然的热爱。”
幼时的耳濡目染,让书法走入王孟钰的生活,一方黑砚、一支毛笔,便是一片醉人心扉的广阔天地。
在日志中,她记录到:
记得小时候,我总是搬一个小凳子,坐在阳台上看我姥爷写毛笔字。那时候,姥姥家的阳台还没有封窗户,我姥爷总是接一小桶清水,用毛笔蘸着水在阳台的墙壁和水泥地板上写字。
我不知道他在写些什么,但是这个过程却足以令我着迷。柔软的笔尖蘸水,轻轻一触地面,那些遒劲的笔划,就像盘踞的树根一样纵横蔓延,又随着水分的蒸发很快消失不见。
现在的我闭上眼睛,仿佛还能感受到那年潮湿的地面,看见阳光从茂密的枝叶中缓缓流泻,看见树影斑驳的墙面上,尚未蒸发的水迹蜿蜒而下,凝成一颗颗水珠。
成长的过程就好像在山涧乘着一只小舟,看着身边的景色来了又走。
谢谢我身边的你们,教我长大。
一生有爱,无惧风沙。
2018年6月
——王孟钰日志摘录
部队出身的姥爷待人接物都十分严格,但唯独对孟钰稍有“纵容”。因为童年的她与姥爷有着相似的爱好,有时静静的看姥爷写书法,有时和姥爷一同看书识字······
像星星啄破夜空,给夜幕送去光芒,诗歌与书法的梦已悄然点亮。
my mind just works differently
当我与别人不一样
回忆起那段时光,王老师说:“我从小的识字启蒙很早,还不会说话的时候,姥爷就用识字卡片教我认字。会说话起,就开始读各种诗词。”
因为识字量大,很小的时候她已经能熟背《诗经》《击鼓》等诗词。
在谈及到这么小就背复杂的诗歌能否理解,会不会觉得枯燥,王老师有她的见解:
“孩子们在背诗集时不用刻意去理解,
比如简单的:鹅鹅鹅,曲项向天歌。
在读的过程中就可以慢慢理解。
比较复杂的诗词,可以先去读通它,
等长大后,翻回来读,
自然会知晓其中的意思。
至于枯燥,那是不会,
背诗就像孩子唱歌一样,
读着读着就有韵律了,
就会变成一件很舒服的事情。”

真正接触到书法,是在上小学的时候。
那时她跟着一位退休教师学习硬笔书法,这也影响了孟钰的字体,很多“未见其人先见其字”的人,都会以为这书法出自一个退休的男老教师。


与同龄人不一样,相较于在外面玩闹,她更喜欢自己在家安静阅读。在小学时期都还建议读青少版红楼梦时,王孟钰已经拿起厚厚的原版书籍。
“当时也没有觉得读不懂,其中很多的诗词把故事章节串联起来,会很有意思,里面每个人物的描写的都很真实,我喜欢这种真实的故事。
正因为这些经历,长大后成为语文老师的孟钰,在课堂上总是能够鼓励孩子在诗歌、作文创作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,同时也十分注重学生的书写,一撇一捺写好字,是学习语文的基础。


王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:
每个人的选择与坚持都是独一无二的,
当你与别人不一样时,坚持向前,
看看自己会遇到什么样的新大陆,
会找到什么新方向。
当热爱与教育相遇
孟钰说至今仍记得,她的初中语文老师说的一句话:
“三尺讲台,永远是一方净土。”
她觉得作为老师,就是要把所热爱的东西传递给孩子们。

一年级的时候,大家背诵了《弟子规》,有一天孩子们学习了“长者立,幼勿座”。
因为工作原因,王老师吃饭比较晚,那天她发现孩子们都站着等着她,于是问他们怎么了?
孩子说:“我们想请老师先吃饭,我们再吃”。看到儒家之礼的代代延续,那一瞬间真的给了王孟钰老师足够的感动。
在教学过程中,孟钰老师发现孩子们的想法总是天马行空的。
刚开始听到他们提的一些想法时,我们可能会想,这都是什么?怎么可能成为一首诗歌?
但正是这些天马行空想法,给了他们的小诗无限的可能性,为他们的作品附上独一无二的特点。
在王老师的课堂,孩子们会发现,多“奇怪”的想法都不算奇怪。每一个表达都会被重视,都会放在一起讨论,原本比较内向的孩子也变得敢于表达,梧桐班的每一个孩子都是“小诗人”。


孟钰老师说:“儿童的语言有天然的优美,让学生真实的表达自我感受,书写童真童趣,是我一直以来努力的。”
在一次语文课堂教学中,王老师曾进行了一节民谣仿写《敕勒歌》的教学。因为前期的积累已经让孩子有了一定的韵律感。在这堂课中,她放手让学生根据民歌的格式进行创编。成果出乎意料,孩子们当堂完成了《西湖曲》,并在课下完成了自己的小诗创作。
“梧桐班”孩子对诗的浓厚兴趣,在整个学校掀起了一场写诗小浪潮。
当 “热爱”与“教育”相遇时,孩子们活泼的文字,像鸟儿一样,扑进胸膛。
Make your own story
创造属于“梧桐班”的故事
“我小时候也写过很多诗,但当时也没有保存,很多东西都没有留下来。现在孩子们创作出来这些优秀作品,作为班主任,我有必要把孩子们成长的足迹记录下来,在日后有东西可回忆。“
目前第一本属于“梧桐班”的诗集——《凤栖集》已装订成册。这本诗集的名字有:凤栖梧桐之意。也代表了王老师对孩子们的美好期望。

同时学校也将部分小诗收录进「瀚林学校成长台历·2020」,孩子们的童真与成长,每一步都值得珍藏。

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小诗变成一本书的时候,他们意识到,原来自己当时想的东西是真的可以落地,真的可以定格在诗集上。
王孟钰老师表示,后续会继续将创作进行下去,继续创造属于“梧桐班”的故事,创造属于每一个孩子的故事!
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
静待:凤栖梧桐花满枝!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上一个:
2019瀚林年度最燃现场实况竟然是...
上一个:
2019瀚林年度最燃现场实况竟然是...
联系方式
0311-85906660 (教师招聘)
0311-86909990 (幼儿部招生咨询)
0311-86906660 (小学部招生咨询)
0311-89900886 (初中部招生咨询)
0311-88800796 (高中部招生咨询)
公众号
瀚林学校

瀚林幼儿园

咨询问答
客户留言
描述:
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石家庄 冀ICP备18003537号-1 版权所有:石家庄瀚林学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