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斐扬
7年级(2)班 班长
【概要描述】斐然成章,振声激扬。
瀚林好少年 | 优秀的模样各不同,这一种叫张斐扬~_
·瀚林学校 校学生会主席
·初中部7年级(2)班 班长
·2020—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“一等奖学金获得者”
斐然成章。
振声激扬。
张斐扬,瀚林初中学生者,人如其名,率性豁达,开朗大方,文笔出众,文采飞扬。
“虽然说拿到奖学金我也很兴奋,但这也在我的计划之内。”斐扬笑笑说,聊起学习生活她也是轻轻松松的模样。
那这种轻松从何而来?又是怎样做到的呢?
#我的学习有方法
「优秀的模样各不同,这一种叫张斐扬~」
“拿第一名是一种怎样的体验?”
“兴奋吧,但第一名在我心目中不仅是一个名次,更重要的是它带给我很多东西,比如让我看到努力的成果,能够更充满干劲儿。”
上学期期末考试,张斐扬总成绩排名年级第一。
“那学霸背后,成功的秘诀是什么?”
说到这,张斐扬就打开了话匣子。
勾划出重点、难点、疑点
课前预习:可用笔在课本上初步勾划出重点、难点、疑点。疑问尽量在课前解决,或查资料,或向他人请教。这样在课上自学环节就可以高效完成导学案,以便在组学环节中,更好地分享自己的看法。
提高课堂效率
课上听讲:我们大部分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来自课堂,所以,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的重点。组学讨论,互帮互助,解疑答惑;展学分享,积极论辩,共同探讨;研学总结,集中注意,专心听讲,积极思考,做好笔记,争取在课上掌握所学内容。
要想成绩好,复习不可少
课后复习:要想成绩好,复习不可少,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重视复习。每天晚上做作业之前,一定要先复习当天所学内容,做到知识完全掌握再做作业。一定要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,切不可积累问题。每天有“日复习”,每周还要有“周复习”,将一周所学进行汇总复习。日复一日,知识才不会被我们遗忘。
短期目标更能激起奋斗的动力
制定切实的目标:比如期中考试语文要上80分,这周要背30个英语单词,两周阅读一本书……这种简单的短期目标更能激起我们为之奋斗的动力。
勇于提问
虚心请教:不要害怕提问,求助并不是软弱的表现,恰恰相反,它说明你有勇气承认自己的不足,并愿意学习新的知识。
不畏惧失败
不要畏惧失败:你做每件事,不可能都会在第一次尝试就获得成功。失败又何妨?它能让你知道,接下来你要做出怎样的改变。
勇敢地表达自己
身为班长和学生会主席,独当一面的魄力自是少不了的。这就需要拥有一颗坚定且包容的心,敢于表达自己。对待下属班委与主席团成员,关注每个人,因人而异,合理分配工作;面对班内与学生会各项工作,果断冷静,言出必行,虚心求教;遇到违反纪律的同学,及时劝阻,以柔化刚。
良师益友
我的导师单老师是体育老师,在他的帮助关怀下,我改变了原来对于体育不重视的想法,从原来的体育“学渣”逐渐变得开始喜欢体育运动,学习之余,通过体育来放松,使我强健了体魄。
我的同桌饭后经常会安静地看书,以前,中饭后,我总是在操场闲逛,现在受她的影响,我也会坐在桌旁读书学习,有时也会一起探讨问题。
学习没有捷径可走,唯有坚持方能成功。它就像一场马拉松,重点不是一直在超越别人,而是我们一直在跑。
海明威说:“我为我喜爱的东西大费周章,所以我才能快乐如斯。”
这句话用在张斐扬身上,再合适不过。
#好孩子背后的好家长
「优秀的模样各不同,这一种叫张斐扬~」
斐扬的父母是大学同班同学,毕业后又在同一个单位上班,扬爸风趣幽默,扬妈温柔沉稳,这让斐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有爱的环境中。
好孩子的背后一定会有好家长,以下是张斐扬妈妈的干货分享。
● 妈妈说:理性看待分数 ●
对学生而言,成绩固然重要,但与成绩相比,我们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、生活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建设。
因为我觉得只要孩子自己对学习和生活有正确的认识,有乐观向上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成绩就不用太担心。只要心向阳光,总能开出美丽的花朵。我这样认为。
另外,孩子成绩有浮动,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,正常的事情我们就要用平常心来对待。每次她考完试,我们也会聊聊成绩,一起分析分析试卷。看看得分是因为哪里答得巧妙,丢分又丢在哪里。对于试卷,我们的观点是:错题更有价值,错题能帮助她找到自己的知识短板,可以通过反复练习,做到知识的彻底掌握。所以,我们不会因为她成绩上下浮动而焦虑,有时候,失败也未必是一件坏事,换句话说,失败也很有价值,它能让我们知道接下来要做出怎样的改变。
● 妈妈说:彼此沟通、培养自主能力很重要 ●
在家中,我非常重视和孩子的彼此沟通。每个周末,我和孩子会选择其中一晚我俩一起睡,为的是睡前可以静下来彼此谈谈心,听她讲讲在学校的事情,讲讲最近她感兴趣的话题,她也喜欢听我讲我小时候的事情。沟通中,我不但能很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,做到正确的引导,还能逐渐和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,也就逐渐培养出了她开朗乐观的性格。
家庭教育中,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,我认为也很重要,包括生活能力、学习习惯等。
我认为,适度地“放养”最能培养孩子生活的独立自主能力。从小时候开始,只要是她能独立做的事情,我们绝不代劳,比如洗自己的衣服、整理自己的房间。现在她大了,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力,有的事情我会放手尊重她的选择,比如买衣服,我会带她一起去买,让她挑选,甚至我买我的衣服时也会咨询她的意见。比如去吃饭,让她点餐,让她去结账。又比如出门旅行,我会带她一起提前做攻略,她想了解的当地民情以及特色景点,我们都会将行程纳入其中。
这里值得一提的是,斐扬的妈妈将孩子外出游玩时,所记录下的游记,都整理成册。
妈妈这样说:“我决定帮她把游记装订成册,是当我看完她写的第一篇游记以后,从她稚嫩朴实的文字里,我能看到她对生活的热爱,对自然万物的喜爱。当时,我是被她简单的文字感动了,我是佩服她的,她的记忆力、她对事物的感知力都令我惊叹。我想把她的这份记忆永远珍藏,于是就想到了“书”。我想,把孩子写的文字装订成书无疑也是对她最大的鼓励与肯定,书中记录着她走过的路,记录着她的成长,也记录着我们陪伴她的时光。我想,多年以后再翻看这本书时,我们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感慨:感谢那时努力的自己!”
“记录”“珍藏”是我的初衷,就这样简单。
再有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。“学习是自己的事情,也是必须要做好的事情”,这样的意识是她入学第一天我就开始给她明确的。独自完成作业、制定学习计划、规划学习目标,即使是遇到难题我们也不会直接告诉她答案,而是引导她思考,直到独立解答出正确答案。久而久之,肯钻研、爱思考的习惯也就逐渐培养出来了。
#学校和老师来助力
「优秀的模样各不同,这一种叫张斐扬~」
“瀚林学校的老师‘不一样’!”
“我突然发现,我的体育变好了。”
“我好像比以前更开朗了。”
“奖学金对我而言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,是一种肯定和鼓励。”
·······
说起在瀚林的点滴,斐扬说:“我的变化还是挺大的。”
疫情在家期间,斐扬在钉钉上问杨老师,“秦始皇和汉武帝政策措施有哪些共同点?”
这时杨老师说:“你先说你所知道的。”
在斐扬说了几点后,老师接着引导,还能不能再想出来一些?
接着斐扬就去翻了翻书,然后又告诉老师还有哪几点。
杨老师说:“对就是这样。”最后再把斐扬没有说全的点给补充了起来。
后来妈妈无意间看到了斐扬和杨老师的聊天记录,她说:“瀚林老师的这个方法特别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思维,以后孩子再想起来这个问题的时,一定是牢记于心的。”
而老师这样的做法也打破了斐扬的认知:我以为的老师,就是你有不会的题,去问然后得出答案就行了。但瀚林的老师,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是什么,会一步步引导自己去想,一步步去拓展,让你自己思考。
学校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引导,让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融入到孩子们的骨髓与血液。
至此,瀚林的孩子变优秀,如同行云流水一般自然。
妈妈说,斐扬特别喜欢《我相信》这首歌,她想引用其中的歌词对孩子说:
“就像你喜欢的歌曲《我相信》里面唱得一样,
请相信自己,抛开烦恼,勇敢地大步向前,
你就会站在舞台中间……
请相信明天,相信“相信”的力量。
希望你一直保持快乐,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,笑对阳光、直面风雨,拼尽全力去付出,无愧青春与梦想就好。”